日韩制服一区无码,亚洲美女在线观看综合,毛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久久久久久影院

 
QQ在線咨詢
售前咨詢熱線
025-86566978

陳鑫代表:細化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措施,防止大醫院虹吸現象

  

        建立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是良好醫藥衛生制度的重要基礎。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將“分級診療制度”列為需要重點突破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的首位,2017年,國務院《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指導意見》,通過醫聯體建設,立足解決區域內三級醫療架構,通過多種調節機制,促進分級診療的有效落實。
 
        但由于醫療投入不足,大醫院仍需要靠經營收入維持醫院正常運轉,同時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在全國不少地方,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實際上成為大醫院分割地盤和“虹吸”現象的基礎。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鑫向大會提交了《細化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措施,防止大醫院虹吸現象》的建議。
       陳鑫認為,從目前已有數據看,我國距離“分級診療”的基本格局仍有較大差距。(1)診療人次仍明顯向大醫院集中。近幾年來,大醫院門診量持續增長,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基層醫療機構的增長速度。2010-2015年三級醫院的診療人次占醫院診療人次的比重由37.3%增加到48.7%,增長了11.4個百分點。2017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1.8億人次,其中,醫院34.4億人次(占42.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4.3億人次(占54.2%)。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1.7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僅增加0.6億人次。(2)三級醫院超負荷運轉,基層醫療機構病床閑置率較高。三級醫院“一床難求”,社區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卻有近一半的病床閑置。盡管自2012年三級醫院的病床利用率達到104.5%以來,逐年有所降低,但仍遠遠高于基層醫療機構。事實上,2012年之后我國住院率仍在持續上升,出現大醫院病床利用率下降趨勢的真正原因,是此階段大醫院床位數的大規模增加,而不是基層利用率的提升。(3)《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指出,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推進分級診療。“醫聯體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種制度創新,將進一步優化服務體系,放大優勢醫療資源效應”;醫聯體建設將推動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分級診療就醫格局。盡管醫聯體建設理論上具備多種優勢,但不少醫聯體的醫療機構之間仍是相互利用的關系,即所謂“同體不同心”。由于各級醫院都主要靠經營維持醫院運行,在醫聯體中,大醫院希望多吸收病患提高收入,小醫院希望大醫院的專家醫生來院會診、手術,以提升自身水平和知名度,進而提高醫院的收入。有效平衡好利益分配,是醫聯體謀求發展、破解無序就醫難題的焦點問題,如果做得不好,醫聯體就會產生虹吸現象。
       大醫院不但虹吸患者,還會虹吸下一級醫院優秀的醫護人員,最后變成“大樹底下不長草”。破解這種現象,不僅僅是行政命令,還要有財政導向和其他力量配合,既要考量整體水平提高,也要兼顧弱勢群體的生存和發展。良好分級診療格局的形成是多方面制度綜合作用的結果,與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制度、患者就醫行為等密切相關,必須多角度發力、統籌推進。

 

 

因此,陳鑫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 注重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根據行政區劃和醫療資源的分布情況,指導現行三級衛生管理架構,按區域有序推進醫聯體建設,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利益共同、責任共同,從“松散型”醫聯體模式向“緊密型”醫聯體模式轉變。從長遠來看,真正發揮醫聯體作用并長期有效推進各成員單位的業務合作,重點是跨越不同管理體制和部門體制,來實現醫療資源的最優組合與合理利用。
 
 

2. 建立制度化的利益共享和考核機制:要持續有效推進醫聯體各項工作,有效落實分級診療,需要建立科學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機制。同時強化對醫聯體工作的績效考核,將相關工作目標及實際成效根據責、權、利對等原則,納入醫聯體核心醫院及各成員醫療機構負責人的考核指標,把帶動基層醫院能力發展作為考核的“硬指標”,并將考核結果與績效分配、財政資金配套、醫保支付等掛鉤。通過制度建設,推進醫聯體內三級醫院與各成員醫療機構目標統一、利益共享、協同發展。

 

 
3. 推動基層技術和能力幫扶落到實處:新一輪醫改使醫療服務的可及性明顯提升,但優質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特別是基層人才缺乏的、技術能力不足的短板,對基層技術和能力提升幫扶就顯得尤為重要。對基層技術的幫扶,以往用一周幾天的坐診、定期查房等單一的形式開展,往往“人走茶涼”。三級醫院的專家在時,技術可以得到開展,專家一旦撤回,技術也就停滯了。由此可見,醫聯體核心醫院對成員機構的管理指導、質量控制、人員培訓、技術幫扶等不但要能落實落地、關健在于能生根。通過不斷提升基層的綜合服務能力,增強患者信任度,吸引并留住本區域患者。同時,在三級醫院技術托底的基礎上,接收上級醫療機構中穩定期以及康復期患者的下轉。南京市第一醫院通過下派高年資專科主治醫師擔任基層醫療機構業務副院長、建立聯合病房、建立學科分中心、家醫聯盟等形式將適合基層開展的技術進行植入式幫扶,實行同質化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南京第一醫院以全科醫學為醫聯體聯絡平臺,負責醫聯體內成員醫療機構中疑難危重疾病患者的會診、上轉接收等工作,指導各成員醫療機構承擔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診療和管理工作,實用有效,值得推廣。
 
 

4. 信息支撐:醫聯體建設離不開以信息化為主要手段的智慧醫療模式。實現醫聯體內診療信息互聯互通,共享區域內居民健康信息數據,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健康管理、遠程醫療等服務,實現區域資源共享。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三甲醫院的診療服務,通過網絡信息平臺進行有序分診,讓“群眾少跑腿”,提高患者就醫的舒適度和獲得感。

 

 
5.創新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為避免大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的“虹吸效應”“跑馬圈地”,積極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完善人員保障和激勵機制,并通過醫保支付方式、利益分配形式推進分級診療政策的有效落實,有效防止“虹吸”現象。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